茶评网欢迎您
茶评网>茶资讯

松萝茶

时间:2023-12-06 11:41: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茶资讯编辑小组

摘要:这是一篇关于松萝,百科的文章,松萝茶

松萝茶

松萝茶属绿茶类,为历史名茶,创于明初,产于黄山市休宁县休歙边界黄山余脉的松萝山。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四五百年前已达到精湛娴熟的程度,它具有色绿、香高、味浓等特点。

2012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松萝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折叠 品质特点

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饮后令人神驰心怡,古人有"松萝香气盖龙井"之赞辞。喝过松萝茶的人都知道,初喝头几口稍有苦涩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尝,甘甜醇和,这是茶叶中罕见的橄榄风味。松萝茶区别于其他名茶的显著特点是"三重":色重、香重、味重。"色绿、香高、味浓"是松萝茶的显著特点。

产地环境

松萝茶产于松萝山。松萝山位于休宁城北约9公里,与琅源山、五陵山相望,最高峰海拔882米,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700米之间,山势险峻,崖悬壁峭,松萝交映,连绵数里,风景秀丽,"松萝雪齐"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山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为杂有风化成片状碎石的乌沙土,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

历史渊源

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400多年前的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3年)就创制出闻名遐尔的历史名茶松萝茶。就达到精湛的程度,并扩展到浙、赣、闽、鄂等省。明代闻龙《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从理论上与实践上,与现今的炒青绿茶制法无异。现今屯绿炒制技术,就是在此规范的基础上,而发展完善的。松萝茶于谷雨前后开园采摘,要求采一芽二、三叶,鲜叶采回后要经过验收,不能夹带鱼叶、老片、梗等,并做到现采现制。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

明代已盛名远播。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载:"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明代沈周《书芥茶别论后》中有"新安之松萝"的记载。新安和歙州都为当时的郡名,后世因以新安作为歙州、徽州所辖地的别称。明代徐渭《刻徐文长先生秘集》中,将松萝茶列为当时三十种名茶之一。

明代冯时可《茶录》记述:"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明代饮松萝茶已成时尚,其香味比虎丘茶、天池茶好,在市场上竞争力强,价格看涨,同时也出现了不是松萝山所产的假松萝茶。

《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隆庆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可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清代乾隆间《婺源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茶,常品为多。其云松萝茶者称佳品。……松萝山在休邑,借名耳"。婺源绿茶久享盛名,也借用松萝茶名,称婺源松萝。

生产情况

2008年,松萝茶实现产值1.5亿元,出口创汇540万美元。

所获荣誉

松萝茶先后荣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奖、第三届国际名茶评审会国际名茶优质奖" 2006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2008年中国绿茶金三角**名茶拍卖拍得**价格、2008年绿茶金奖、2009年、2010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等殊荣。

地理标志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松萝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松萝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12年1月18日起实施保护。

温馨提示:这篇关于松萝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里,如果还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欢迎添加微信:giitea,我们有源产地专业茶艺师和评茶员为你提供相关的知识解答服务,保证有问必答。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转自 http://www.yipinbaicha.com/茶评网)。

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评茶师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本文链接:http://www.yipinbaicha.com/chazixun/202312/18249.html关键词:松萝,百科

阅读全文
上一篇:永川秀芽
下一篇:得雨活茶
相关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