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玛玉茶
摘要:这是一篇关于绿春,百科,玛玉茶的文章,绿春玛玉茶
绿春玛玉茶绿春玛玉茶,属于绿茶,是云南名茶之一,素有"西南龙井"之誉,玛玉茶因产于绿春县骑马坝乡哈尼山寨玛玉村而得名。绿春玛玉茶炒制的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提毫五道工序。1980年首届云南名茶评比,玛玉茶以其独特品质,成为云南六大名茶之一。
历史发展绿春县骑马绿春玛玉茶坝乡哈尼山寨玛玉村,位于绿春县黄连山麓,玛玉村上种植有一种独特的茶叶,它因产于玛玉村而得名玛玉茶。骑马坝乡人工种植玛玉茶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
绿春玛玉茶创制于20世纪70年代,为新创名茶,属绿茶类,产于绿春县。绿春,美如其名,山清水碧,四季如春,素有滇南春城之称。1980年、198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名茶之一,实属云南省新创的优质名茶之一。
自然地理 折叠 产地分布绿春玛玉茶主要产于原产地在云南红河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该村地处红河州境内省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黄连山腹地。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中分布众多野生茶树群落,这些野生茶村群落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成为参天乔木,其中最大的主干直径84厘米,生长年限已有1700余年,其根部萌发的再生枝刚劲挺拔,绿叶纷披,显示无限生机,再生茶树高15米,主干直径18厘米。[2]
品质特征绿春玛玉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白毫显露,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浓厚,伴有蜜糖香味,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匀整明亮。更有趣的是,常泡玛玉茶的杯壁不起茶垢,故被称为不起茶垢的绿春玛玉茶。[4]
采摘标准玛玉茶采摘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采回的鲜叶经过精细的拣剔,剔除病虫叶、变态叶和杂质,薄摊在竹匾上,放在阴凉处,使其蒸发一定水分,去除青草气后再行炒制。[4]
加工工序绿春玛玉茶炒制的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提毫五道工序。其中炒制手势的灵活运用和锅温的控制是使玛玉茶外形美观、内质优异的关键。[4]
主要品种绿春玛玉茶的品种有玛玉银针、红河玛玉茶、梦之春、千里香、七叶参、炒青、绿茶、云雾等。[4]
价值功能 折叠 主要成分玛玉茶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有机酸、多酚类、糖类、脂肪等有效成分。[4]
品茗指南 折叠 茶水比例茶水比为1:7、1:18、1:35和1:70时,水浸出物分别为干茶的23%、28%、31%和34%,说明在水温和冲泡时间一定的前提下,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绝对量就越大。另一方面,茶水比过小,茶叶内含物被溶出茶汤的量虽然较大,但由于用水量大,茶汤浓度却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3]
茶叶文化相传,蜀汉绿春玛玉茶 时期,诸葛亮奉刘备之命,率兵到南方地区进行视察。因为南方地区的产茶几乎很少,因此在视察过程中,诸葛亮带了些茶叶种子在身边,想看看有没有哪里适合种植茶树,让这带的老百姓也能饮用上茶。视察一段时间之后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于是诸葛亮准备回去向刘备报告情况。当军队来到玛玉村时,诸葛亮在这边待了一小段时间,了解了下这边的民俗民风,感觉这边的百姓们十分的淳朴善良,而且这边的环境对于茶树的生长十分的适合,于是就将茶树在这边种植了下来,让当地老百姓可以可以采摘饮用。这样绿春玛玉茶就在玛玉村出现了。
等级标准玛玉茶按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分为特级和普通级两种。
特级玛玉茶选用发育健壮、初展完整的一芽一叶玛玉鲜茶为原料,经杀青、初揉、初干、复揉、烘焙、拣剔等工艺精制而成。
普通级采玛玉茶一芽二至三叶,以云南大叶茶烘青制作工艺进行加工而成。[4]
获奖荣誉1980年绿春玛玉茶首届云南名茶评比,玛玉茶以其独特品质,成为云南六大名茶之一。
1983年,第二届云南名茶评比,被评为云南十大名茶之一。以玛玉茶树品种制作的绿玉银毫获"云南名茶新秀"称号。
1992年,第二届云南名茶评比,玛玉茶又获云南名茶称号。
1993年玛玉茶被首届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定为茶叶类唯一指定商品。
1999年,首届"云茶杯"云南名茶评比玛玉茶再获名茶称号,以玛玉茶树品种制作的碧玉春茶获云南省优质茶。
历届云南名茶评比,玛玉茶均榜上有名,记载了玛玉茶优秀品质和绿春县制茶工艺技术日臻成熟。[4]
温馨提示:这篇关于绿春玛玉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里,如果还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欢迎添加微信:giitea,我们有源产地专业茶艺师和评茶员为你提供相关的知识解答服务,保证有问必答。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转自 http://www.yipinbaicha.com/(茶评网)。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评茶师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本文链接:http://www.yipinbaicha.com/chazixun/202312/18325.html关键词:绿春,百科,玛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