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评网欢迎您
茶评网>茶资讯

如何区分紫砂壶与壶铭

时间:2021-03-19 09:57:36 来源:互联网 编辑:茶资讯编辑小组

摘要:这是一篇关于[db:关键字]的文章,如何区分紫砂壶与壶铭

紫砂壶,质地朴实素净,造型简洁单纯,不仅具有浓重的东方艺术语言,更具有一种深邃、沉着的艺术意境。紫砂壶的造型与陶刻是一种视觉艺术,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更是一种审美兼收并蓄的文化产物。

紫砂壶的造型“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呈现争妍斗巧的局面。传统造型有仿动物形、仿植物形、仿古铜器形、仿实用器物形、仿几何图案形……现代造型加进了更多的个性色彩和文化意蕴,强调纯朴天真之自然表现,所谓“方圆不拘于规矩,施彩不拘于业斫”手法简练、形态毕现、自然天成,有出人意外之趣旨。简而言之,传统造型大都“具象”,取之于生活,还原于生活,作品彰显自然美的效果。现代造型则归依“抽象”,追求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紫砂陶刻,最初是受到铭刻和款署的启发。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紫砂名手陈用卿(绰号三呆子)据《阳羡名陶系》称其书刻为“落墨拙而用刀工”。款仿钟繇帖意。清康熙雍正年间,壶工陈鸣远吸收明代着名高手徐友泉、沈子澈的壶艺风格,丰富造型发展品种,从壶器造型到陶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不善落墨的壶工,则请善书者代为署款或用印钤。陈辰(字共之)等就是专门替壶工捉刀代镌铭款的书人刻家。

清嘉庆年间,陈鸿寿(号曼生)出任溧阳县宰,喜爱紫砂,曾手绘十八壶式,请杨彭年及其弟宝年、其妹凤年等按式制作,然后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铭刻书画装饰,世称“曼生壶”。曼生壶的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连理馆”印记,把下有“彭年”印章。曼生壶使文人的艺术学识与壶艺融合为一,开创了紫砂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紫砂的艺术水准提高。

温馨提示:这篇关于如何区分紫砂壶与壶铭的文章就介绍到这里,如果还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欢迎添加微信:giitea,我们有源产地专业茶艺师和评茶员为你提供相关的知识解答服务,保证有问必答。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转自 http://www.yipinbaicha.com/茶评网)。

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评茶师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本文链接:http://www.yipinbaicha.com/chazixun/14073.html关键词:[db:关键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