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茶制作工艺
摘要:这是一篇关于[db:关键字]的文章,老鹰茶制作工艺
毛豹皮樟的嫩枝嫩叶晒干后,可当茶泡饮,当地称它为老鹰茶,也作老茶。老鹰茶叶具有叶色苍翠、香味持久、滋味醇厚、同味甘美的品质,是很不错的一道饮品。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老鹰茶的制作工艺。老鹰茶制作工艺
1、鲜叶采收:3月至6月,采摘单芽至一芽三叶。严禁采摘雨水露水芽叶、紫色芽叶、病虫芽叶。
2、生产工艺
流程:鲜叶→分选→萎凋→杀青→揉捻(不揉捻)→烘干→精选→包装。
加工技术要求
(1)萎凋:摊放厚度为3厘米至5厘米,摊放时间4至8小时,通风过程中要注意散热,防止机械损伤及发热红变。
(2)杀青:温度控制在120℃至150℃,杀青时间1至2分钟,致含水分55%至65%。
(3)烘干:温度控制在110℃至130℃,时间40至50分钟,最终成品水分控制在8%以内。
老鹰茶产品特点
老鹰茶全芽披亳,芽头饱满均整,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干茶色泽棕红,形态圆浑肥大、壮实;汤色黄亮,滋味醇和爽口、回甜、樟香浓郁。
老鹰茶历史渊源
老鹰茶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唐朝时期还曾为贡茶。熙宁和元丰年间:“蜀茶博马皆用粗茶;到了宋朝,随着推茶制、茶马互市和以茶治边等政策的实施,粗茶(老鹰茶)和细茶(绿茶树种类)都作为博马易的商品。”清嘉庆已未纂辑《清溪县志》载:“宋元以后茶马交通,故市繁。”民国版《汉源县志》载:“县中惟黄泥保产之,顺河八谷山(今石棉县美罗乡、丰乐乡)亦产,味最浓,厚吸不多,有茶,黄泥保两河乡出产较丰。”
从石棉县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历史纪念馆陈列的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强渡大渡河时,煮泡老鹰茶的铜壶及采购老鹰茶等物质的文献资料,也可以看出老鹰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温馨提示:这篇关于老鹰茶制作工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里,如果还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欢迎添加微信:giitea,我们有源产地专业茶艺师和评茶员为你提供相关的知识解答服务,保证有问必答。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转自 http://www.yipinbaicha.com/(茶评网)。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评茶师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本文链接:http://www.yipinbaicha.com/chazixun/14690.html关键词:[db:关键字]
-
2